省环境保护政府奖获奖个人柯志强: 只要江湖在心中,人人都是河湖长
87 2025-04-05 16:03:57
客栈、小店都是安静地开着,小镇居民依然延续着千百年来的耕读生活。
提前介入监察机关调查案件31件,受理移送审查起诉职务犯罪案件27件35人,自行补充侦查13件,起诉21件25人,其中处级干部4人。办理的蔡某某等3人贩卖毒品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新闻发布会典型案例,滇西禁毒检察利剑品牌被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检察文化品牌。
加强检律协作,充分听取律师意见,切实保障律师会见、阅卷、调查取证等执业权利。依法履行对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办理行政监督案件163件,同比上升111.68%。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调研,推动出台《保山市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加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下降19.1%。履职尽责开展反腐败斗争。一、围绕工作大局,彰显使命担当,服务保山高质量发展坚持服务大局第一使命,依法能动履职,助力保山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能动履行职责,做实人民至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中检视检察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针对边境治理、爆炸物管理、寄递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出检察建议69份,采纳率100%,促进治罪与治理并重。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50个重大项目,促进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等有机衔接,适时开行跨境旅客列车,年发送旅客1000万人次以上、运输货物1300万吨以上。
精准帮扶61.6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3.7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9%,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认真落实现有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出台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上取得新突破,在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上取得新进展,全面完成省委提出的三年奋斗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展新一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
(三)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上取得新突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省属企业整合重组取得积极进展,公开市场债券保持零违约,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
开展融通发展专项行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400户。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全链条升级。(二)坚持三个定位目标方向,全面凸显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南博会和旅交会取得圆满成功。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深化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与周边国家领导人互访成果涉及云南事项,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深化澜湄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中老、中缅经济走廊提质升级。各位代表!未来在奋斗之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监督,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11件,修改政府规章11件、废止4件,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42件、政协提案689件,满意率持续提升,一大批办理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州市和100个单位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和单位。深入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积极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2%。
延伸三七、天麻等优势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疫苗产业集群,打造化学药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突破7000户。
集聚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加快打造智能终端制造、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语音等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卫星应用产业。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金304.9亿元,发行地方新增政府债券1317.7亿元。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提升绿色云品影响力。我们要坚持自我革命,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常态化长效化,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停、一严到底、一以贯之,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连续37个月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启动建设省图书馆新馆。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也是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的一年。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实施生育支持工程,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培育长租房市场,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以上。
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00个以上,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6万套,新建和改造燃气、供排水等管道6000公里以上,消除60%的城市黑臭水体。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扩大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能规模,绿色铝硅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100亿元。
拓展深化COP15后续效应,积极争取生物多样性国际论坛落地云南。加快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全面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合作。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擘画,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提高耕地安全利用率。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抓好10类重点群体创业,开展各类创业培训6万人以上。全力推进渝昆高铁、文蒙铁路、大瑞铁路保瑞段、大理铁路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丽香铁路、叙毕铁路云南段建成通车。
新增普惠小微贷款620.32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1亿元。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树立大食物观,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花卉、蔬菜、高端水果等高效设施农业,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动食物供给多元化。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8.35亿元。建设公园城市和绿美城镇,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500公顷以上。10件惠民实事全部落实落地。
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设有色稀贵金属储备基地。实施促消费稳增长行动,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县域商业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加快形成,文旅市场稳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
在三年上台阶基础上,再通过两年努力,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中位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城镇化率与全国差距不断缩小,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8%以上,2022年居全国第1位。
深入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促进旅游业与健康、体育、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推动旅游市场强劲复苏,加快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旅游总收入超过1.2万亿元。